农业文明已经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特别是人口大量增加,到工业革命前后己形成了引人注目的“人口问题”。但是,一直到本世纪50-60年代,人们才开始对环境问题及其危害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并开始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要求。环境问题之所以自到本世纪50-60年代才提到人们的议事日程来,其深层原因是:
第一,生产力因素。
农业革命后,人类的生产力水平与以前相比,的确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从总体上讲,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还在生态系统承受能力范围之内。某些地区,如四大文明古国,生态环境出现了不可挽回的退化,主要是人口过于集中,开发强度超出了生态系统自行恢复平衡的能力范围所致。但是,这种破坏的范围有限,而大多数地区,生态环境基本上保持比较良好的状态。
工业革命以后,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加上人口因素的影响,人类对环境的干扰和破坏,无论是在范围上还是在强度上,都远远超过农业社会。一般来说,工业大多分布在资源基地附近或城市地区,往往导致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无法承受。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工业大规模扩张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达到空前的规模和程度,在局部地区超过了环境承载力,直接导致了本世纪50-60年代频繁发生的“公害事件”。这些“公害事件”涉及面广,危害大,而且在西方国家普遍出现,从而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第二,地球观的发展。
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演变。早期,人们想象自己生活在一个无边元际的平面上,几乎总是有超出人类居住区域的地方。如果人类生活的地方自然环境发生恶化,人们总可以找到别的谋生之地。直到15-16世纪的环球航行和地理探险以后,人类才开始认识到地球是一个有限的球体这一事实。但是,即使到了19世纪,人们的地球观也没有根本的改变,在经济活动中,人们奉行的是“牧童经济”,想象自己仍然是在无限的平原上生活。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宇航时代开始以后,地球的球面性质才真正进入一般人的观念中,人们认识到,地球是有限的,没有任何取之不尽的资源可供开采或污染,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活动必须有所调整,以便与新的地球观相一致。杰出的思想家肯尼斯·E·波尔丁称新的经济是“太空船地球经济”。正是由于地球观的改变,人们才能正视环境问题的存在和危害,危机感才开始出现。
第三,人口因素。
在历史上由于人口一直较少,人们活动的范围只是地球表面的很小部分,当一个地区环境退化后,人们往往可以找到新的栖息地。五六百年前航海技术的发展,使更大范围的迁徙、疏散成为可能。欧洲人开发新大陆、建立殖民地就是从此开始的。北美、澳大利亚、南非以及南美的部分地区,先后成为欧洲人征服和开发的疆域。
到了本世纪,地球上的陆地(除极地外)已经完全被瓜分了,新增人口已经无法疏散。某个地区一旦遭到污染的破坏、将直接损害到当地居民的人体健康,降低居民的福利,危及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已别无选择,必须认真地保护环境。
上世纪50-60年代,西方国家的一些记者开始公开报道公害事件的真相,著名社会人士纷纷撰文呼吁采取行动,那些富有责任感和开拓精神的科学家感觉到,有必要进一步增进人类对于地球环境的全面认识,用科学手段解决各种环境问题,以重建社会和自然的新秩序。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一些西方国家开始组织专门性的环境问题调查与研究,相关的成果不断面世,其中, 《寂静的春天》 、《增长的极限》引起的反响最为巨大,从中我们可以把握到现代环境保护的发展脉络。
进入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认识到:环境问题不仅包括污染问题,而且也包括生态问题、资源问题等;环境问题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问题。 more。。。
许多社会团体为了赢得民心,纷纷把环境保护列为宗旨。
企业界迫于舆论的压力,不得不拨出款项,采取减少污染的措施。
总统竞选中,为获得选民支持,也打出了环境保护的旗帜,作出环境保护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