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传染病的知识

工作方案范文

  • 卫计系统开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回头看”工作方案
  • 全市“十大特色镇”创建实施工作方案
  • 教育局教育系统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方案
  • 教育发展共同体工作计划
  • 工会春季计划
  • 召开度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和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方案
  • 装修公司年度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 卫生委员工作计划
  • 党性问题治理方案
  • 教学管理治理革新方案
  • 林业局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方案
  • 武术协会培训实施方案
  • 纪检部上学期工作计划
  •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指导方案
  • 会计备选方案与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
  • 2017传染病工作心得体会感想
  • “消除传染病行动措施”卫生工作计划
  • 讲卫生,预防春季传染病演讲稿
  • 预防春季传染病广播稿范文
  • 小学传染病管理制度
  • 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2017
  • 在第二次全市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上的讲话
  • 2017-2018学年小学疾病预防工作计划
  • 预防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书范本
  • 预防甲型H1N1流感,保障生命安全
  • 守护健康,预防接种演讲稿
  • 珍爱生命预防溺水

预防传染病的知识(1195字)

复制范本 免费下载 打印范文
【EEGU范文】

夏季是各类消化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要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及早做好夏季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手足口病

一、手足口病:这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夏秋季婴幼儿常见传染病,以5岁以下的婴幼儿多见。手足口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潜伏期一般为2~7天,急性起病,发热,皮疹主要分布在手、足、口,臀四个部位,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为自限性疾病,多数愈后良好,不留后遗症。极少数患儿可引起脑膜炎、脑炎、心肌炎、驰缓性麻痹、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二、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的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为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以飞沫形式经呼吸道可以感染新的易感者。唾液、疱疹液、粪便中的病毒可经手、或借助被污染的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再经口传播。如水源被该病病毒污染,也可再经口感染。

三、手足口病的预防:(1)及早治疗和隔离病人,对疫点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扩散。(2)托幼机构及小学等单位要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诊断并隔离治疗。(3)被污染的日常用品、食具等应消毒处理,患儿粪便及其他排泄物可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置阳光下暴晒。(4)室内保持通风换气。(5)搞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玩具和用具要经常清洗消毒,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6)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去,减少被感染机会。(7)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肠道传染病

一、肠道传染病 是一组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常见的夏季肠道传染病主要有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甲型肝炎等,往往可以引起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及发热等症状。

二、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从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出后,可以污染周围环境,再通过水、食物、手、苍蝇、蟑螂等媒介经口腔进入人的胃肠道,在人体内繁殖、产生毒素并引起发病,然后继续排出病原体再传染给其他健康人。被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的食物、水都可造成肠道传染病的局部暴发或流行,直接接触被病原体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传播,有些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可经苍蝇、蟑螂等媒介昆虫传播。

三、夏季肠道传染病的预防:主要预防措施是“三管一灭”即管好水源、粪便、饮食,消灭苍蝇、蟑螂等病媒昆虫。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做好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讲究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不吃生冷不洁的蔬菜瓜果和食物,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食物,剩菜剩饭煮沸消毒后食用,砧板刀具生熟分开使用,保持餐具的卫生,提倡分餐制。

四、身体出现不适及可疑症状要注意隔离 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的肠道门诊就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诊断。

传染病   预防
>> 查看更多相关范本

免费下载模板

  • 预防传染病的知识范文.doc

2025 范文大全 eeg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