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篇解读

教师笔记范文

  • 幼儿园小班观察笔记
  • 党员党课学习笔记
  • 《围城》读书笔记
  • 教师政治学习笔记
  • 幼儿园小班教育笔记书写技巧和范例
  • 教育随笔: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关爱
  • 学生抄袭作业的教学反思
  • 2010幼儿园大班观察笔记
  • 师德师风学习笔记
  • 《体育教师教育》读后感
  •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心得体会
  • 写给高一新生的几点建议
  • 《童年》读书笔记800字
  •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心得体会
  •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范文
  • 孔子论语心得读后感
  • 读《论语》心得体会范文
  •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范文650字
  • 学习《论语》的践行体会
  • 读《于丹论语心得》随想
  • 论语心得读后感3000字
  • 精准扶贫政策解读讲话稿
  • 毛泽东诗词翻译生态环境解读
  •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八八战略”理论解读心得体会
  • 解读太平鸟新动向
  • 2017全国两会精神解读:让“两会精神”永存
  • 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看点解读

论语《学而》篇解读(1598字)

复制范本 免费下载 打印范文
【EEGU范文】

同学们好:

今天我们一起要学习的是论语《学而》篇的第一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先看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这句中同学们要重点把握四个字,第一个是“学”,从字面上很容易理解,读书学习的意思,但是学什么?孔子认为学习的内容是很宽泛的,《论语》中的“学”不仅仅是指要学习日常生活的技艺,还要学习待人处事的道理。第二个字是“时”,指 “时常、经常”。第三个字是“习”,现在我们一般把“学习”作为一个词理解,在过去学和习是两个概念,是分开来讲的。这句中的“习”不要简单的理解为复习功课、这里引申为“实习”、“实践”;第四个字是“说”,(同学们不要读成说,)这是一个通假字,是“悦”的通假字,高兴,开心。整个这一句的意思是:对天地万物及其道理,我们都应该尽力去认识、了解,而且还应该常常地把学来的东西,广泛地应用到生活之中,如此才能时时体会到学与习是非常快乐的事情啊!开篇的这句话孔子强调的是学习的方法,孔子认为,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地去体会、思考、印证,当有所收获、有所领悟的时候,那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

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这句中同学们要重点把握一个词,有朋:朋友,不是吃吃喝喝的朋友,而是指志同道合的知已。这一句的意思是,看到从远方来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是一件很令人高兴的事。这一句的字强调的是学习的乐趣。孔子强调了“朋”与学的关系,学习和研究需要志同道合者,志同道合的人来往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所以我们说真正的朋友是用来学习的,真正的朋友就是能和你深入交流、不断砥砺、互相学习的人,这样的朋友来了,你怎会不高兴。

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在这句中同学们要重点把握两个字,第一个字:知,了解;人不知,人们不了解;第二个字:愠,生气,恼怒,这句话按字面上解释应为:如果我能做到别人因不了解我的学问或为人并因此而冒犯我时,我都不会生气,那就已经接近君子的境界了。孔子认为“人不知而不愠”的主要原因是学习是为了充实自己,并不是要学给别人看的。况且要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而从学习中又能获得无穷尽的乐趣,所以就算有人不知而冒犯自己时,其所带来的不悦与所得自学习中的乐趣相比,根本无足挂齿,与其要生气,不如把时间及精力花在学习上,以求得更大的快乐。这一句孔子强调的是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德行,做一个有知识、有道德的人。孔子告诉我们一个有真学问而且彻悟了人生真谛的人,也许不会被世俗社会所理解,但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能泰然处之,不会有丝毫怨天尤人的念头,这样的人格修养才是真正君子的修养。

同学们,前面我们对这三句的字、词、句子的意思进行了解读,下面我们对整章进行解读,此章大意是:孔子说:“你学了为人处事的道理又时常去印证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许多志同道合的人从很远的地方来到这里相聚,共同研究学问,这难道还不值得高兴吗?别人不知道自己的品行和学识,心里也没有任何的怒意,不就是成德的君子了吗?”

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解读,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做一个有道德有品行的人。

论语   解读
>> 查看更多相关范本

免费下载模板

  • 论语《学而》篇解读范文.doc

2025 范文大全 eeg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