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省局确定的“管理提高年”,也是XX国税进一步拓展工作成果,实现加速发展的攻坚年。做好全年的各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今年全市国税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以强化税源管理为重点,依托信息化手段,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机制,提高管理质量,激发队伍活力,努力营造规范和谐的税收征管环境,为XX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一、以坚持依法征收为前提,把握主动,严格纪律,进一步提高税收收入质量
(一)强化收入分析。充分发挥税收数据库作用,配合协调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强税收总量分析、宏观税负分析、行业税负分析。充分利用政府综合治税平台,加强与地税、工商等部门的信息交流、户籍比对,以摸清税源底数,加强税收预测。
(二)强化收入调度。在全面掌握税源变动的基础上,科学分配税收任务,合理确定收入目标。按月通报各税种、各行业及重点企业的税收增减变化情况,按季分析税收收入质量及存在问题,对收入进度慢、差距大、增幅小和负增长的单位随时调度、跟踪督导,实现均衡入库。
(三)强化收入纪律。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禁止转引税款”,在任何情况下,面对任何压力,都必须严格按政策法规办事,不能搞任何形式的虚收预征或者有税不征,确保把收入工作搞扎实。实行收入工作一票否决制,凡发现违反收入纪律的行为,严格按省局要求,对单位“一把手”和主管领导先免职后处理,同时取消单位一切评先评优资格。确保完成省局下达的628000万元(含车购税)的收入计划和市政府核定的616300万元(不含车购税)的任务目标。
二、以强化税源管理为重点,创新机制,健全措施,全面提高税收征管水平
(一)抓完善,全力优化协调联动机制。加强组织领导,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实现联动机制的经常化、制度化。健全相关制度,明确协调联动机制每一个环节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明确信息交换的要求、条件以及信息共享方式。扩大联动范围,尽快实现上级与下级、税种管理部门与综合管理部门、征税部门与退税部门、国税部门与外部单位的协调联动。注意结果运用,充分发挥稽查结果反馈、纳税评估征管建议对强化税源管理的促进作用,探索建立切实可行的复核监督机制,更好地促进各环节工作的落实。
(二)抓规范,全力深化税收管理员制度。进一步落实《税收管理员工作规范》、主协管和税务分局长、所长管户制度。认真抓好税收管理员平台的推行和个体定额系统上线运行,探索和完善与之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加强发票管理,强化发票领购及开具使用情况的监控分析,扩大电脑票使用范围,全面推行定额发票。加强户籍管理,认真落实纳税人户籍资料“一户式”管理,建立健全户籍管理档案,并按照统一规则对差异信息进行维护修改,最大限度减少跑冒滴漏。
(三)抓精细,全力搞好分类管理。在先期试点的基础上,年内逐步建立重点税源分行业管理、专业市场税源设组管理、分散流动税源按区域管理、政策优惠税源依职责管理的新型分类管理体系。即重点税源,在分局内按行业进行人员编组或设股管理。专业市场税源,实行分小组专门管理。分散流动税源实行主辅管制度下的按区域专人管理。政策优惠税源实行层级管理制度下的按职能专责管理。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各税种管理,落实好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管理办法》,完善增值税“以票控税”措施;探索建立消费税管理长效机制;做好新、旧《企业所得税法》衔接过渡,确保新税法顺利实施,力争年内缴纳所得税企业亏损额由上年的2.4亿元下降至1.6亿元,亏损面由上年的40.56%下降至30%;加强征退税部门衔接,强化出口退税管理;结合新版车购税征管业务软件,规范车购税业务流程。同时,积极推进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制度,对不同等级的纳税人采取相应的管理办法。
(四)抓延伸,全力完善行业税收管理。年内组织开展皮毛绒、废旧物资、医药、煤炭、自行车、轴承、棉花、玻璃、电缆等重点行业的税负调查,测算确定不同工序的预警值,找出我市行业管理的薄弱环节。以国家扶持或限制性行业的管理为突破口,上半年召开一次清河税案的专题研讨会;年内与发改委协调成立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初审委员会,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资格认定以及退免税管理;进一步加强福利企业残疾人数量以及上岗情况的监督检查;不断严格出口退税、减免税审批各环节的监督、检查和制约,建立规范、高效、透明的工作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行业税收管理办法,省局有统一规定的,按省局规定执行,省局没有统一规定的,根据我市实际分类制定:两个以上县(市)区有同类行业的,由市局制定行业管理办法,一个县(市)区独有的行业,由该县(市)区局代为制定行业管理办法,从根本上杜绝行业性、区域性税案发生。
(五)抓突破,全力推进纳税评估。建立层级分析机制。市局重点做好归口分析,通过计统部门的宏观税负和税收弹性系数分析、税政部门的金税数据分析、征管部门的征管质量指标分析,以及所得税和退税部门的企业综合数据分析,从宏观上查找问题和疑点,并做好上级发布信息的过滤筛选,为基层实施微观分析、评估、稽查提供方向、范围和重点。县(市)区局及基层税务所(分局),则根据上级发布的重点行业(企业)税负预警值和本地实际情况,确定评估重点企业名单,剖析查找具体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根据省市局提供的宏观数据,参照左邻右舍或通过纵向比较,以县为单位建立科学的纳税指标评估体系。严格评估程序,涉及偷、骗、抗税,逃避追缴欠税的必须移交稽查部门,确保评估效果。
三、以推进机构整合为契机,规范设置、简化流程,努力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一)统筹规划、稳步推进,全面规范机构设置。在市局,设置所得税管理科,撤消原来作为过渡性机构暂时保留的国际税收管理科;设置纳税人服务中心。在基层,按照省局要求对现有税务分局(所)适度减并。同时,对职责交叉、业务单一的机关内设机构归并整合,将计划统计股与征收大厅合并为计划征收股,将机关财务组挂靠到办公室,撤消部分县(市)区局的税源管理股,税政征管股暂不分离。稽查局升格为副科级,内设机构按省局规定设置。同时,适应分类管理的需要,在30人以上的税务分局设2-4个税源管理股,级别为副股级;30人以下的税务分局设一定数量的管理组。所有的整合工作都必须先报方案,市局批复后方可施行,有关人员的选配必须竞争上岗。
(二)提质增效、规范运作,大力优化税收业务流程。按照省局修订后的《办税服务厅业务流程》、《税收管理员工作规范》,对业务事项进行重新调整,进一步明确各项业务的操作内容、权限、方法和流向,构建起岗位职责、操作流程和质量标准“三位一体”的业务工作标准化体系。逐步实现税务机关外部业务流程的征纳双方单点交互和内部业务流程的“无缝隙衔接”。
(三)革新手段、统分结合,着力加强税收信息化建设。按照“大集中、大网络、大平台”的目标要求,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搭建标准化的硬件基础平台,完善基层税务分局(所)级节点标准,完成县(市)区局到市局备份网络的改造,实施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建立以市局、县(市)区为基础,以省局为主体,以总局为依托的“一体化”运维体系。以建立网上国税为目标,大力推动电子税务、网上税务建设,年底基本建成“网上办税服务厅”功能。积极推进增值税专用发票网上认证业务。研究制定信息资源、设备资源、人力资源的整合方案,建立规范完整的数据指标体系,强化数据质量监控与考核,确保数据的完整、准确、及时、有效。
四、以规范税收秩序为切入,依法治税、严格管理,继续提高税收征管标准
(一)强化税务稽查,整治税收秩序。合理编制年度稽查计划,统筹安排专项检查工作,逐步推行分级分类稽查、解剖式稽查。积极搭建稽查信息化工作平台,提高稽查执法的科技含量。成立国税、公安联合治税办公室,进一步加强与外部行政执法和相关经济部门的协作联动。当前重点抓好打击制售假发票、非法代开发票专项整治活动。建立健全税务稽查执法办案责任制度,落实首查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案件复查制。全面启动税务稽查已结案件的评议检查,认真抓好重大税务案件的审理,确保执法到位。
(二)强化执法监督,防范税收风险。规范行政许可行为,抓好税收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及审核把关程序,加大对具体行政行为的监督力度,完善税务行政救济机制,做好税收政策法规实施情况的反馈。落实大额减免缓退税款集体审批制度。积极运用调解手段化解税务行政争议。年内对各县市区局进行一次重点执法检查,检查面不低于30%。
(三)强化“两制”落实,完善内控机制。依托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将执法责任制与征管责任制统一起来,探索建立税款征收、税源管理、税务稽查的全过程动态监控反馈机制。建立和完善税收执法重大事项专报和过错追究分析通报制度,完善执法检查与执法监察协调联动机制。同时,探索建立税收执法责任制激励措施,以弥补负面追究的不足,做到处罚与激励并重,将“两制”进一步引向深入。
(四)强化税收宣传,优化工作环境。要充分发挥信息、调研、新闻工作的宣传反馈作用,围绕全局中心工作,有针对性地策划一批有深度、有价值、有影响的调研报道活动,认真做好工作经验的提炼、总结、反馈和宣传,努力使“试点”转化为“亮点”,成绩转化为形象,为全局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宣传环境。
五、以提升素质激发活力为目标,巩固成果、拓展延伸,不断提高干部队伍适应现代化征管的能力
(二)拓展文化建设,激发队伍活力。在税务文化建设上,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以最大限度激发干部队伍的工作积极性为目的;坚持与税收精细化管理相结合,把税务文化建设激发的工作热情、迸发的巨大活力,及时转化到以征收管理为核心的税收各项工作中去;坚持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避免文化、业务两张皮;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形就势,扬长避短;坚持统筹兼顾,做到税务文化建设与税收其他工作同谋划、同安排、同落实,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着力“四抓”:即抓教育,清除模糊认识,端正创建态度;抓提高,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固化于制、动化于行;抓创新,不断地充实载体、丰富内涵;抓典型,树立标杆,引导示范;实现“四个延伸”,即从机关向基层延伸,从形式向制度延伸,从集中建设向日常养成延伸,从文字图像向思想行为延伸。按照上述要求,没有完成税务文化建设任务的单位,要尽快拿出方案,抓紧时间,迎头赶上,年内全部完工。
(三)推行能绩管理,健全激励机制。在能绩管理的范围上,坚持以一线业务人员为主,首先在税收管理员、税务稽查员和办税服务厅人员中推行,领导和机关暂时退出。方案上,以绩效考核为重点,力求操作简便、科学实用,有关指标的设置宁缺毋滥,能量化的要全部量化。待遇上,适当拉开差距,体现出素质、贡献的差异,必要时对极个别人员可以要求其待岗。时间上,要不等不靠,尽可能往前赶,坚持成熟一个推行一个,年内全面铺开。
(四)完善惩防体系,深化廉政建设。进一步搞活廉政教育,改进防控机制,通过读书思廉、干部述廉、警示倡廉以及廉政文化进基层、进社区、进家庭等活动,引导干部职工算清“七笔账”(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亲情账、自由账、健康账),自觉防腐拒变。进一步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办法》,建立廉政电子档案,依托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网和《税务系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办法》,探索完善岗位自控自纠、县(市)区局全面监控、市局筛选查纠的三级监控查纠体系,逐步建立重大税务案件预警机制。认真抓好一般纳税人认定、出口退税审核审批、免抵调库以及发票发售等关键部位和重点环节的监督监察。做好信访核查和案件查处工作,着重解决重复访、越级访和多头访问题。坚持重大案件及线索报告制度。始终将行风建设与机关效能建设和优化发展环境等工作,同安排、同落实、同考核,提高工作效果。
(五)规范行政财务,强化内部管理。修订完善机关工作规则,规范公文办理程序、制定会议管理制度、落实政务值班和督办评比措施,确保整个机关的高效协调运转。强化服务保障意识,明确公务接待标准、严格机关车辆管理,落实安全保卫措施,不断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切实改进部门预算的编制和管理,不断强化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保证国库集中支付的质量。规范固定资产传递程序,建立固定资产电子档案,确保整个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依法推进政府采购。全面加强基建管理。
(六)完善绩效考核,推动工作开展。将省局确定的绩效考核指标进一步细化、量化,按照定量与定性、内部与外部、日常与集中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建立基于信息化基础上的税收征管质量与效率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做到既客观公正,又简便易行,并尽量使用正激励,充分发挥过程控制、持续改进和激励促进的作用。>>>>市国税要点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