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系学生桑园村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范文

  • 信访局\"十一五\"主题实践活动工作汇报
  • 农业局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报告
  • 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公安机关依法行政能力
  • 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 科技局实践科学发展观演讲稿
  • 劳保局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意见
  • 2017寒假实践心得样本参考
  • 大学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1500字
  • 暑期工厂实践心得
  •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个人分析村料
  • 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四在农家为载体推进新农村建设
  • 大学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范例优秀篇集锦欣赏
  • 大学生暑假实践心得体会范文
  • 认监处三同三进三个一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心得体会
  • 在全镇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历史系学生桑园村社会实践报告(1091字)

复制范本 免费下载 打印范文
【EEGU范文】

历史系学生桑园村社会实践报告

我家住在章丘市相公庄镇桑园村,桑园得名于原来本村的两个桑树园。相传,一处在今天村头十字路口以西,另一处位于今桑园桥以东,在本村还未被命名为桑园村以前,附近居民在提到这个村子时,总是因村内有两个桑树园而称为“桑园”,所以,现在就延用这一称呼,称“桑园村”。

桑园村现在人丁兴旺,但相传,桑园村村民的祖先应为河北省枣强县人。明朝末年,由于战乱饥荒,造成山东境内人丁稀少,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了发展生产,平衡地区经济,恢复山东昔日的雄厚,下令移民。桑园村村民的祖先就是在这个时候移民过来,并世代居住再这里,努力生产,繁衍后代。翟武,刘海是本村的两大祖先,故翟姓和刘姓是本村最大的两个姓氏。其中,刘海的后代刘胜+(名字叫什么记不清了)有六个儿子,后演变为桑园村刘氏家族的“六大份子”。大份子叫“一和尚”,二份子叫“二道士”,三份子叫“三僧子”,四份子叫“四梅子”,五份子叫“五巴掌”,六份子叫“六槌子”。六大份子的后代演变成现在的“沛振家声,恩荣玉庆”八大辈分,一直相沿至今。
桑园村原来有一座山,叫“荆山”。据本村老人回忆,荆山实际为一个土堆。传说,荆山上有 一个
金牛,因此,这座山被本村居民视为吉祥物。解放后,成立的农村合作社就以“荆山”命名。可见,荆山在本村居民眼中的分量是很重的。

虽然,荆山的传说让它在村民心中有很重的分量,但并不能称得上是一种信仰,实际上桑园村的村民是有自己的信仰的。那就是对“槐爷”的
崇拜。“槐爷”是对村内一棵老槐树的尊称。这棵树年代久远,但具体年代没人知道,有人说可能是唐朝,称唐槐,但这种说法并不可靠。也有种说法是清朝,但也是不可靠的。它直径约两米,高二十五米。相传,因为住在”槐爷”旁边的一家人惹怒了“槐爷”,槐爷就让这家的主人得了一种怪病,以此作为一种惩罚。村民知道这件事后,就开始对这颗槐树充满敬畏。每月二月十九,要准备贡品,来到槐爷面前祭拜,还要把大红绸子系挂到树上,俗称“挂袍”场面十分壮观,村民通过这种方式来为全家祈福。槐爷不仅是桑园的神,还在附近其他村落具有相当威望。

另外在村子里原来有一个楼阁,名叫“文昌阁”。在文昌阁里有一个文昌爷。据说文昌爷可以保佑村子的幸福安康,确保文化的繁荣昌盛。因此,村子里的人对文昌爷和文昌阁十分敬重,但可惜,文革期间,在“破四旧”运动中。文昌阁被拆除了。渐而,这种文化上的崇拜也就慢慢淡去了。时至今日,村内除了少数老人外,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关于文昌阁及文昌爷的传说了。
总结完这些传说,作为现代人的我们不管它们是真是假,我们都应该倍加珍惜,毕竟这是先人留给我们的财富。

桑园   历史系
>> 查看更多相关范本

免费下载模板

  • 历史系学生桑园村社会实践报告范文.doc

2025 范文大全 eeg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