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学习贯彻心得体会【1】
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作出“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的批示要求,是广东未来改革发展的总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是广东今后工作的总纲。要实现这一目标要求,省党代会提出了珠三角地区发展要先行一步,引领带动全省向更高发展水平迈进的具体任务。
我非常荣幸,能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的珠三角先行区---东莞生活和工作,直接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最直接变化和发展。因此,对于“三个支撑”的历史使命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马克思认为,社会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社会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诸要素组成的整体系统并遵循一定规律而发展的。珠三角先行区的发展变化也是遵循改革开放政策下,部分先行区伴随企业落地、劳动力转移就业以及早期村居各自为政而引导一系列城镇化建设,这样的建设不是真正意义的系统性推进的城市化建设,必然导致公共产品和服务不足,再加上产业结构也不尽合理,这样发展的现状与先行区先行一步发展的要求明显存在短板。如何破解这些不足或者短板?我们认为,
首先要明确城市定位。城市需要发展,更需要明确定位发展,所以定位很重要。珠三角部分先行区一体化发展,之前产业引进的不明确,必然导致产业定位不明晰,比如东莞临深片区,前期引进的产业低端粗放发展比较明显,与毗邻龙岗现代产业存在差距,龙岗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1300多亿元,占了生产总值半壁江山,而临深片区规上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增加值约占龙岗的二十分之一,无论是总量还是比重上都有很大差距。今天的定位就是明天的发展方向,今天的转型升级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因而,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和自贸区辐射带动作用,把部分适宜的珠三角地区定位为轻资产、需求主导、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的现代产业或“四新”产业孵化先行区,与其原有产业齐驱并进,并与适量发展房地产业组拳,形成三轮驱动之势,以此定位城市功能并做好规划修编和有序推进,有序推进和提升城市化水平。
其次,加大一体化公共基础设施产品供给。省党代会报告指出,要落实珠三角交通一体化规划,推动城际交通交通公交化发展,密切珠江口东西两岸交通联系,加强跨区域路网衔接,打通市域断头路,构建珠三角1小时生活圈。在加快一体化交通设施建设的同时,我们还要从宜居、利居、乐居长远视野着眼,打通或完善区域内路网和公共交通网络以及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形成珠三角城际高快速路干网大循环与各片区主次干道微循环相互联通、相互补充的交通格局。要通过绿波带等交通组织精细化管理和停车场库建设,全方位改善交通秩序。此外,大力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按照城市配套标准,不断增加环境改造和环境美化投入,从更多关注于经济建设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领域投入转变,不仅需要长远的城市规划,而且还需要合理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配套,着手在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配套设施或者领域,比如规划设置休闲广场医院门诊等等,切实提升城市服务功能,而且通过大力开展环境整洁行动,坚决查处违法用地和违章建筑行为,让规划蓝图落地生根。
第三,加大盘活土地资源力度。落实先行一步目标,盘活现有土地资源是关键。正如东莞市委吕业升书记所分析判断,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包括东莞在内的部分珠三角先行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瓶颈制约和难题障碍,就是“围”之所在:高端制造回流和低端市场分流的“双重挤压”;区位优势弱化和城市竞争加剧的“双重困境”;开发强度偏高和生态负荷过重的“双重约束”;“三驾马车”减速和动能转换胶着的“双重风险”;化解社会矛盾和消防安全隐患的“双重挑战”;推进深度转型和锻造一流队伍的“双重考验”。要解决这六大考验,关键还是要从“三旧”抓起,对有条件的部分珠三角先行区的旧工业区、旧厂房按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则进行改造升级,在这里特别需要政策扶持,因为之前的“工改工”或“工改商”的政策配套,难以形成产城一体化建设,也就是说,没有破解“工商混改”配套政策难题,产城合一就难以实现,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城市建设现代化水平,打造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将成为一句空话。
第四,适度抑制房地产发展。实践证明,随着初的股市暴涨暴跌和房地产升温降温,大幅度的虚拟经济波动必然抑制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再加上房地产业所需要的土地资源支撑,必然导致实体经济的发展受到双重挤压。我们不难发现,一些珠三角先行区的房地产发展,虽然去库存压力不大,但是有的楼盘居住率并不高,或者有的先行区是从区位优势明显的乡村经过无序发展成现代都市,一些城市化水平和配套不足显而易见,城市人口承载能力满足不了人口急骤增长的需要,城市通病反过来又制约城市的发展。虽然城市建设需要大量建设资金,房地产发展成为比较理想的筹集资金来源的渠道,如果我们都有一种功成不必在我的执政胸怀和宽广大度,“寅吃卯粮”现象就不会发生,先行区先行一步并幅射带动粤东西北共同发展将指日可待。
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学习贯彻心得体会【2】
4月22-26日,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此期间有幸在省委党校参加学习,全程关注了本次党代会盛况,并于31日下午聆听了省委党校杨汉卿常务副校长传达省党代会精神。作为一名从事zd工作的中青班学员,下面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领会把握省党代会精神实质,为全省zd工作指明方向
当前,广东正处在奋力决胜全面小康、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可以说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困难挑战也前所未有。省的第十二次党代会作为在广东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对于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振奋精神,鼓足干劲,抢抓机遇,引领发展,为全面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殷切期望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胡春华书记代表省委所作的报告,是指导广东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跨越发展的行动纲领,明确今后五年的发展方向、选定未来的发展路径、开启新的历史航程,通过广大党员干部的不懈奋斗,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变成现实图景。报告首次把‘扎实推进全面依法治省,建设法治社会’作为专门的一个章节对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加快建设法治广东作出全面部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将是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法治建设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更是为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全省zd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指引。作为一名事zd工作的中青班学员,必须深刻领会党代会精神实质和核心内涵,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决策部署上来,自觉深入学习本次党代会的精神实质,并作为自身从事的zd工作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根本行动指南,贯穿于zd工作的全过程。
二、破解改革难题,广东司法体制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作了全面部署。同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等6个省市先行试点,为全面推进司法改革积累经验。作为全国首批司法体制改革试点省份,广东在全省探索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完善司法责任制、健全司法人员职业保障、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等四项改革。司法领域一些体制机制性问题逐一破解,改革红利逐步释放,改革成效不断彰显。一是坚持正确方向。省委书记胡春华同志多次开展专题调研,主持召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司法体制改革工作,强调要把改革试点任务优先抓好,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决防止司法独立错误倾向,确保改革不偏轨、不走样,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健全党领导法治建设的制度和机制,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统一领导、统一部署和统筹协调。在此次党代会报告中,还首次提出了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要严格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定期研究、协调解决法治建设重大问题,把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落到实处。二是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我省案件总量大、分布不均衡、地区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的实际,全面铺开落实司法责任制,人员分类改革进一步深化,率先在全省法院、检察院实行 “以案定员,全省统筹”,做到科学测算、合理分配员额,严格按标准和程序遴选出6575名法官、5381名检察官进入员额,使有限的司法资源得到优化匹配。创造性提出“统分结合、保高托低”思路,形成向一线及欠发达地区倾斜的工资政策导向,提升了司法人员的职业尊荣感。一大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强化了改革信心:广州、深圳开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截至去年9月速裁案件量排名全国第一;侦查活动监督平台设置25类110项监督指引,通过平台纠正侦查部门3590个存在质量问题的事项,“广东经验”在全国推广。三是坚持公平正义。把维护公平正义作为司法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着力健全完善司法责任制和司法权运行机制,建立防止领导干部及内部人员干预司法活动长效机制,努力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全省共记录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案件2件,内部人员过问案件70件,11名干警因违规过问案件受到处理,以来没有发现新增记录,不过问、不干预案件正成为广东司法领域的常态,广东司法的质量、效率和公信力有了明显提升。
三、坚持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为重点,努力开创法治广东建设新局面
此次党代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加快建设法治广东的冲锋号、集结号已经吹响,目标已明确,关键在抓落实。一要进一步推进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四项改革,落实依法治省。目前,我省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效率较高、影响较大,为今后深化司法体制机制的改革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接下来,要坚定不移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以制度建设引导全省进一步把改革工作做细做实。进一步明确入额法官、检察官办案职责,构建权责明晰、权责统一、监督有序、制约有效的司法权力运行体系。建立优胜劣汰的法官、检察官遴选惩戒机制,实现员额比例调整动态化、遴选工作常态化。健全改革监督评估体系,对部署的各项改革工作的开展及完成情况加强监督检查,积极推动司法责任制相关配套改革落地等。二要全面展开重点领域改革,提高司法公信力。要着力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建立健全侦查、起诉、审判配套衔接的办案制度和工作标准,确保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发挥关键性作用。深化公安改革,以建立人民警察分类管理制度、完善人民警察职业保障机制和探索建立主办侦查员制度为重点,进一步优化警力资源配置。深化国家安全机关改革,在中央统一部署下,积极构建中国特色大国隐蔽战线工作体系。深化司法行政改革,推进律师制度、法律援助制度、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社区矫正制度、监狱制度等改革,切实提高司法的质量、效率和公信力。三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警,努力建设过硬zd队伍。坚持和完善政治轮训制度,教育引导zd干警拧紧思想的“总开关”,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铸就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深入推进执法司法公开,健全人民群众反映问题及时核查、违纪违法案件集中通报、公开曝光和警示教育等制度,推动正风肃纪常态化、长效化。加强履职能力建设,不断提高zd队伍专业化水平。
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是zd机关必须肩负起的重大政治责任。我们必须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牢把握“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的工作总纲,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与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充分结合起来,不断深化理解,把握精神实质,以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为主线,切实提高维护安全稳定能力,提高执法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