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G1710班的刘家和。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阅读润泽生命 文字见证成长》。
403年前的4月23日,明亮的夜空突然黯淡,两颗流星在遥遥星河中划过,尘世间两位文学巨匠也随之陨落,他们是来自西班牙的赛万提斯和英格兰的莎士比亚,为了纪念两位大师,从那时开始,每年的4月23日设为世界读书日。
我能猜到有人开始思考那个亘古不灭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倒不如问问大家,读书的人与不读书的人到底有什么区别?
简单来说,不读书的人易遇同类,而读书的人却难逢知己。
偶读了一本书的人,见了一个观点,如获至宝,深受启发,引以为人生指南;看了一篇鸡汤,听了一场成功学,就沉溺其中,拿来做座右铭,做出一些啼笑皆非的事情。
而读书多的人,看到一个似是而非的观点,不至于三观动摇、不能自持,也不会变得偏激片面、固执己见,他会坚定不移、温文尔雅地用已学知识慢慢推理,细细琢磨。就像古希腊语的奠基者William Johnson对教育的本质这样定义:
nor need you regret the hours you spent on much that is forgotten, for the shadow of lost knowledge at least protects you from many illusions. for the shadow of last knowledge at least protect you from many illusion.他说:”哪怕是知识的幻影,也会成为你的铠甲,保护你不被愚昧反噬。“
我最受益于读书带给我的思维方式和人文素养,而这些,近到应试高考、未来工作,远到精神品质、灵魂积淀。即使忘了知识,只要阅读过、思考过、实践过,哪怕有一天难以回忆起原本的字眼,但是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可以永远指引前进的道路。就好比也许不会记得你吃过的饭,但它们会变成你的血肉,你也许不会记得你看过的书,但它们会变成你的灵魂。
无论读的是什么,这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信念,让我们抵达心之所向,神之所想。
读书,不是迫不得已之事,而是迫不及待之事,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生而为人,自然想了解更多。
希望在秦汉的每个人就做个文化人、读书人,你可以每天忙里偷闲、手不释卷,你也可以去图书馆每周四的阅读分享中谈天论地、神采飞扬,你也可以坐在草地上,等风来,听鸟叫,手捧一本书,伴着青草香,享受这为数不多的阅读时光。无论你是渴望自己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还是单纯地探索未知、追逐真理,无论如何,请你读书,身边带着铅笔和笔记本,把读书和谈话时碰到的一切美妙的话语记下来,让你的灵魂在路上走走,待到镜中斑白,追忆流年,也有多少可爱的念想。
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让我们以此为契机,上看天文,下游地理,前观五千年前,后视亿万年后,左揽九天,右察五洋,向外观,也向内求。希望在图书馆,在操场,在秦汉帝国的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你手不释卷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