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来,不少媒体报道大学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对此,笔者通过自己的大学生活及大学任教对目前大学生学习现状加以分析,总结概括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应用博弈理论对学习动机的因素进行研究,寻求提升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并在教学中加以实施。
【关键词】 大学生 学习现状 学习动机 博弈
一、大学生学习现状分析
根据媒体报道的各类在校大学生课堂学习状况调查显示,以及结合我个人的大学学习体验来看,现今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就是教师在讲台上授课,学生则在下面玩手机、睡觉、聊天、甚者吃东西,通过调查分析将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归纳为以下三点:
第一,学习环境的改变。基于我国教育现状,高考是座分水岭,高考前可谓是十年寒窗,尤其在高中三年,几乎可以说是天不亮就出门,太阳落山了才回家。一朝踏入大学校门,不再有巨大的升学压力,不再有教师、家长的督促,不再是作业写不完、试卷满天飞的日子,课余生活变的丰富多彩,于是,大部分学生顿时觉得轻松了很多,继而产生惰性心理。而现今大学普遍采取的是“放羊式”教学,无作业,少考试,直到期末考试前,学生都可以高枕无忧的享受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
第二,学生目标、定位不明确。根据调查显示我国大部分学生只是为了上大学而上大学,尤其是在高职院校就读的学生,只是挑选看起来好的专业或者能考上的专业,或者是父母认为好的专业,而没有明确目标,正确的定位,并没有长远的规划和计划,没有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认识,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为了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而去努力学习;还有部分学生对未来就业前景感到迷茫。这些因素都导致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朝着什么方向努力,故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主动性降低。
第三,对所学知识缺乏兴趣。有些学生在高考择校报名过程中,并不是很清楚所选择的专业到底是什么样的,导致入学后产生落差;或者是盲目的报考热门学校专业以及服从调剂,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故而在学习中积极性不高。
究其根本,笔者认为其源头在于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动机或者学习动机不明确。
二、学习动机的博弈研究
何谓学习动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动机是指涉及行为的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由此可以理解学习动机即指学生学习的出发点是什么,学习能够获得什么,主动学习的动力内在的原因以及外部因素导致学生被动学习的因素是否有效的加以应用。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不相同,想真正的了解他们的内因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外因是促发内因的诱因,是使内因发挥效益的外部条件。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影响他们学习的外因主要来源于教师,因而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够很好的掌握学生的心理,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将学生学习的潜在需要激发出来。
教学方法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博弈研究,博弈论是二人在平等的对局中各自利用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达到取胜的目的。在课堂中主要就是学生和教师两种角色,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内因,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外因。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两种:认真学习和不学习。现在我们来做个假设,教师的教学方法得当,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兴趣,那么学习效果为2,教师方法不得当,学生也没兴趣,学习效果为0,如果学生对知识没兴趣,教师的教学得当,或者教师方法不当,学生自愿学习,学习效果为1,其博弈矩阵如表1所示。
如果教学方法得当的概率是x,那么教学方法不当的概率是1-x。为了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动机,无论学生是否对知识感兴趣,教师都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否则一旦学生出现厌学的情绪,自然就失去学习动机,由此列出方程就是-2x+1?鄢(1-x)= 1x+0?鄢(1-x)。
这个方程意义是只要教师采用了正确的教学模式,无论学生持什么态度,都会取得一样的教学效果,且教学效果最好。解方程得x=1/4,也就是说平均每四次教学,就只有1次教师采用了合适的教学模式我们也可以获得一定的教学效果。而将x=1/4代入到学习效果表达式中1x=1/4就可得到每次的期望学习效果是1/4。
同样,设学生有兴趣学习的概率是y,不认真学习的概率是1-y,列方程2y+(-1)?鄢(1-y)=(-1)?鄢y+0?鄢(1-y)。解得y也等于1/4,而每次的教学效果期望值则是2y+(-1)?鄢(1-y)=-1/4。
由此可以知道,在双方都采取最优策略的情况下,平均每次课程的教学效果为1/4。就是说只要教师采取了(1/4,3/4)这个方案,就会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
如果学生每次认真学习,每次的期望教学效果是(2-1-1-1)/4=-1/4,如果学生每次都不认真学习,每次的期望教学效果是(-1+0+0+0)/4=-1/4。由此可以看出教学模式的恰当应用会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模式
俗语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最好源动力。那么如何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就成为教师在教学中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也是一直以来的难题。笔者认为改善课堂教学方式,即采用适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调查及实践,归纳如下。
1、学赛一体化教学模式
通过竞赛可以促进提高学生学习需要的内驱力,为了在竞赛中获得胜利,取得荣誉的内在心理成为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刺激他们求知的欲望,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会主动去探求在大赛中要用到的知识点与技能点,从而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在赛中学,在学中赛,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
2、采用案例教学
案例即人们在生产生活当中所经历的典型的富有多种意义的事件陈述。最初起用“案例”一词,是医学界对医案及个别病例的统称。案例具有情境再现的显著特征,在教学中如果能恰当的应用案例,通过案例的故事性、戏剧性的特点自然而然就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抓住学生的眼球,在这个时候教师如果能够给出适当的问题,让学生去解决,自然就会激发学生探究结果的兴趣和热情,从而促使学生学习的动力。例如现今医学院常用的PBL教学就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情境教学方法,学生通过预习案例、课堂讨论、思考问题,充分的参与到教学中。 3、开设专题讲座
结合所授课程的知识点与技能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以及需要,开设各种趣味专题讲座,从而促动学生内在的好奇心与兴趣性,唤起学生学习的潜能,提升学生学习的内动力。
4、寓教于乐的快乐教学
心态是决定大学生心理活动和左右大学生思维的一种心理状态。成功的90%源于心态,良好的心态可以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反之则是消极等待的负面情绪。也就是说如果教学能够建立在快乐的基础上,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情景,例如,利用图片教学,利用多媒体的声音、色彩,通过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出教学内容,那么自然就具有凝聚力,可以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能够跟随教师的进程参与课堂,参与讨论,使学习的内在动力得以持续。
5、课堂游戏的恰当应用
对所有的人而言游戏都是一项比较喜欢的活动项目,大学生更是如此,如果能够在课堂中很好的应用游戏,自然会对大学生产生吸引力,让大学生对课堂充满期望,乐于进入课堂,参与学习。结合所教授的课程的类型,课堂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游戏,诸如:破冰类游戏、暖场游戏、沟通游戏、团队游戏、户外游戏、领导力游戏等等。
在破冰类游戏中又包含了名字接龙、扑克组合、铁钉游戏、雨点变奏曲、猜猜我是谁等等。笔者认为接龙游戏在初次教学中大学生彼此的认识,师生的互知都可以加以应用,在进行知识点介绍的时候,灵活的应用可以将抽象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促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例如在医学教学中介绍乙肝三对抗原抗体时(1)甲生:我是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英文名字叫HBsAg,我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2)乙生:我是乙肝表面抗体,我的英文名字叫HBsAb,我是是否康复或是否有抵抗力的主要标志,当人们打完预防针总是希望看见我(3)丙生:我是乙肝e抗原,也叫HBeAg,我的存在说明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传染性强……以此类推。再如在物流教学中介绍按配送时间和数量进行配送分类时的应用(1)我是一种配送的类型,我叫定量配送,我的特点是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批量进行配送(2)我与定量配送属于一类,我叫定时配送,我的特点是不规定配送的量而是按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配送(3)我是定时定量配送,从我的名字你们就知道了,我涵盖了定量和定时配送…以此类推。由此可见,游戏在课堂中的灵活应用可以让教学的内容变得具有生气、趣味性,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6、合理指导学生自我调节
自我认知在学习动机的强化与持续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说:“聪明的人只要能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大学生能够很好的自我认知就可以通过自我激励与自我调节提升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引导学生找出成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也应根据其一惯表现,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分析。一般而言,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
自尊是成功的基石,自尊是大学生灵魂深处一种自珍自重的感觉,每个学生能够拥有恰当而正确的自尊,往往比其他任何东西更能让学生获益,适当的自尊可以让大学生从失败中学习成功,面对一时的挫败,会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面对困难不会轻易改变初衷。而是虚心请教查找问题,重新筹措计划,确定自己的目标,不断尝试、不断努力,坚定信念用曾经的成功来激励自己,重获学习的动力。
四、结论
通过充分的调查与实践,以及博弈论研究,笔者认为只要正确的应用教学方法,采用合适的方式组织课堂就一定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 朱文斌、赵淑文:高等教育心理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 施锡铨:博弈论[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