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来源不明商家十倍赔偿

其他论文范文

  • 2016电影投资风向标
  • 抓痛点突破核心
  • 布鲁克林的乡愁
  • 伟大的公司都是从做一款产品开始的
  • 搜索引擎让我们的记忆衰退了吗
  • 论涉外民商事审判中的选法规则
  • 现代传媒对司法活动的影响探究
  • 社会中间层理论的法律重构
  • 合作下寻找新优势
  • 关于妥善解决军人福利未达标问题的思考
  • 京正孕婴童展打造最给力孕婴童盛会
  • 迈向强国的基石
  • 军政归一,天下大统
  • 《广雅丛书》的成书研究
  • 关于汉画像石中犬首人身图像的研究
  • 民事赔偿起诉状范文
  • 五篇工伤赔偿协议书范文精选
  • 工伤认定(赔偿)的范围
  • 人身意外伤害赔偿标准参考
  • 在非法用人单位受工伤怎么赔偿
  • “棚户区改造赔偿工作安排”政府工作计划
  • 借条真伪不明,举证责任谁担
  • 借条真伪不明,举证责任谁担案例
  • 对一方既无经济收入又下落不明的,应如何给付子女抚育费

食品来源不明商家十倍赔偿(2103字)

复制范本 免费下载 打印范文
【EEGU范文】

有“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之称的新《食品安全法》于10月1日正式实施。

《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

因食品安全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终身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对在一年内累计三次因违法受到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的,给予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的处罚。此外,违法行为面临的罚款额度也大幅增加。比如,对生产经营添加药品的食品、生产经营营养成分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等违法行为,之前最高罚款为货值金额的10倍,新法提高到了30倍。

9月28日,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对外通报几起典型食品安全纠纷,该院法官吴绪源对案件的判决法理予以说明,并向公众支招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案例1 食品来源不明商家被判十倍赔偿

8月1日,廖先生到东区一家生活超市以每盒220元的价格购买了15盒膳之堂木糖醇燕窝,共花费3300元。后来,廖先生得知那些木糖醇燕窝因属于违法食品已在其他地方被有关部门查获,于是向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广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申请公开上述产品的执行标准和生产许可证信息,不久便收到公开答复,确认膳之堂木糖醇燕窝所标示的产品标准号没有备案记录、食品生产许可证已被注销。随后廖先生将超市告上法庭,要求十倍赔偿。第一法院审理后,判令超市将货款退还并支付实际交付商品价款的十倍作为赔偿金。

说法:食品经营者采购应尽审查义务

“在上述案件中,被告超市不能说明其销售产品的合法来源,表明该超市未尽到审查的义务而将不安全食品流入市场,那就属于销售明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行为。”吴绪源说,“且涉案产品标有‘深圳市某某某糖尿病食用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荣誉出品’等字样,有适宜糖尿病人饮用的导向,对公众的食品安全构成了威胁。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消费者可要求十倍赔偿。”

吴绪源提醒, 食品经营者采购食品时,务必对采购食品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进行查验。

案例2 无生产日期或过期食品判赔十倍

6月17日,冯先生在中山石岐区一家经营处购买了3瓶小飞侠香滑花生酱,三户咖喱面1包,一共付了160?郾2元。其中,三户港式咖喱面没有标注生产日期的具体信息,小飞侠香滑花生酱已经过了保质期。冯先生认为这家公司销售的上述商品对人体健康有害,于是起诉至中山市第一法院,要求十倍赔偿。诉讼中,被告公司认为小飞侠花生酱系冯先生及同伴自行带入商场,该公司在案发当时还报警,警方到达现场后对双方的纠纷无法作出结论。

根据被告公司提供的当日监控录像显示,有两名案外人曾在冯先生拿取涉案商品的货架处逗留,但没有案外人与冯先生互相交流的画面,亦不能看出涉案商品是由冯先生或案外人携带入商场置于货架。中山第一法院在法院审理后判令这家公司返还冯先生货款160?郾2元并赔偿1602元。

说法: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不容忽视

“预包装食品应该标明生产日期,禁止销售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这是我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的,上述案件中三户港式拉面未标注生产日期,小飞侠香滑花生酱超过保质期不具备食用价值,且食用后有害人体健康,很明显是属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吴绪源说。销售没有生产日期的食品,或者销售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消费者诉至法院主张十倍赔偿,一般都会得到法院支持。

消费者在日常选购食品时,除关注价格等因素外,更应注意所选购食品的生产日期问题以及是否临近或已过保质期。而作为销售经营者,首要把好进货关,同时应保持贮存条件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案例3 “进口红酒”无中文判赔三倍

6月1日,黄先生在中山一家百货公司购买了5瓶POWDER KEG品牌的进口红酒,共支付货款640元。由于该商品没有中文标签,黄先生认为其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故诉至法院要求退还货款及十倍赔偿。案件审理过程中,百货公司承认没有中文标签系其工作失误,但认为商品是通过正规渠道合法进口,本身也没有质量问题,不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的十倍赔偿标准。中山第一法院审理后认为,涉案商品作为进口食品,没有中文标签,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判令百货公司返还货款并支付三倍赔偿1920元,黄先生将5瓶红酒退回该百货公司。

说法:对无中文进口食品说“NO”

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上述案件中的所谓“进口红酒”没有中文标签,说明不是经过正规渠道进来的进口红酒,被告公司的行为更接近于用非进品食品冒充进口食品销售的行为,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加之无证据证明这些红酒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因此法院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判令被告支付三倍赔偿。

吴绪源建议,消费者对没有中文标签的进口食品不要选购。而经营者在采购进口食品时,应采购遵循正规渠道进口的,对无中文标签的进口食品说不。

赔偿   不明
>> 查看更多相关范本

免费下载模板

  • 食品来源不明商家十倍赔偿范文.doc

2025 范文大全 eeg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