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分四种类型:智慧爱心型,爱心勤劳型,勤劳良心型,良心应付型。——摘自一本不知书名的书
随着年岁逐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班主任这个岗位上忙忙碌碌。很多次忙碌过后的夜深人静时,我越来越有意识地思考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爱心有余而智慧不足,勤劳过度而轻松欠缺。我渴望从单纯的爱心型、良心型、勤劳型的班主任老师成长为一名智慧爱心型的优秀班主任。这个学期,我是如何实践的,努力的?
一、怀揣爱心,走进童心世界。
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有一段名言:“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这是古今中外教育实践的一致性结论。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坚信:只有捧一颗爱心,才会有爱的奉献,才能干好自己所从事的工作。106班的49个孩子的启蒙教育是从我们这些一年级老师开始的。每当他们兴高采烈地奔进校园,热情洋溢地招呼老师时,我能感觉他们对学校、对老师、对未来的热爱。这时候的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应当是爱的使者,一句话,一个眼神,都应该洋溢着诚挚无私的爱。下课时间,我常充满爱意地摸摸他们的头,拍拍他们的肩,与学生无拘无束地聊天,和他们谈谈自己的爸爸妈妈,聊聊自己的快乐和烦恼。当他们的生活、学习遇到困难时,我总是竭尽全力地帮助他们。谈话课,组织全班同学给生日的同学唱生日歌。对学生倾注全部热情,亲近孩子,就会慢慢地走入孩子的精神世界。渐渐地,孩子越来越喜欢围我的身边,叽叽喳喳讲个不停,身体不舒服了,和同学闹矛盾了,看到什么新鲜事了,学生都乐意来告诉我。当孩子来到我的身边时,无论多忙,我都会放下手头的活,倾听他们。记得有一次麦锦田说到顺口,直呼我“妈妈、妈妈”时,我感觉到了,触摸到了纯真的童心。下面是孩子们和我之间普普通通的爱心故事:
故事一: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爱护它吧!
潇媛是一位自尊自爱,懂事明理的小女孩。我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她戴着一副治疗眼睛弱视的眼镜。由于戴着眼睛不方便,不习惯,又要面对一些异样的眼光,受到他人的取笑,她常常偷偷把眼镜摘下来。一个学期过去了,她的眼睛不但没有治好,反而加重了。新学期一开始,她的妈妈求助于老师。从此,她每天都在我的视线范围内。随时随地的语言提醒:“孩子,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爱护它吧!”,无声的行为提示:默默拿起她取下的纱布帮她把眼睛蒙上。集体的约定:善待同学,不取笑她蒙上眼睛的样子,主动帮助她蒙眼睛。面对其他班学生的侮辱性话语,我告诉她学会坚强——“狗的叫声永远阻挡不了大象前进的脚步。”但愿爱能帮助这个可爱的孩子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故事二:特殊的母爱给特殊的你。
开朗聪明的“调皮鬼”家琦刚入学,他爸爸就告诉我他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我默默记在了心上。“我家里只有我和爸爸,爸爸很忙,一边工作,一边照顾我。爸爸和妈妈离婚了,我的妈妈不能照顾我,她在很远的地方工作。”在“说说我的家”的口语交际课上,听到家琦这样的自我介绍,已是母亲的我心中充满了酸楚。从此,孩子在校吃午饭时,我告诉他吃饱不倒饭,才能长得高高大大;看午休时,轻轻拍拍他,用妈妈才有的声音哄哄他快快入睡;东西不见了,我们一起找找,找到了一起笑笑;作业没做好,重做没商量,这是妈妈的要求。摔跤流血了,让我看看,上了药,我要再三叮嘱他呆在教室里好好休息。三八妇女节前夕举行的“走近母亲,学会感恩”的主题活动中,他没有做“感恩卡”,为难地告诉我妈妈不在,“感恩卡”没法送。“我也是妈妈,做一张给我吧,好吗?”听了我的话,第二天一张充满童真童趣,满载爱心的“感恩卡”交到了我的手上,沉甸甸!“老师,六月二十日是我的生日。”我精心挑选了一本注音儿童读物《世界神话传说》,郑重地在扉页写上“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与七岁家琦共勉。”在全班同学给他唱完生日歌时,送上了我的祝福。孩子,愿这份特殊的“母爱”能让你的童年多一份快乐。
故事三:铅笔怎么断了?
“老师,胡高健又没有铅笔写字了。”课堂写字时,一个孩子叫起来。唉,胡高健——这个不善表达,害羞内向的孩子已经持续两个星期每天没有笔写字了,文具盒里的六七支铅笔全折断了笔芯。“铅笔怎么断的?”我问。孩子十分神秘地说:“我也不知道谁折断的。”家长也很奇怪:“每天早上削好的六七支铅笔,到放学时怎么会全部折断?而且,每天带去学校的卷笔刀到放学回家总会不翼而飞?”我在一旁冷眼观察,发现上学期学习十分很优秀的他出现不做家庭作业的现象;那歪歪斜斜的书写简直像换了一个人;上课总心不在焉,成绩呈下降趋势;课间郁郁寡欢,不主动找同学玩耍,常常一个人自言自语;午休也久久难以入眠。
一个星期六的上午我走进了他的家。三个小时的交谈,我找到了答案,孩子自尊心极重,自卑感也很强,特别在意别人对他的言行,同学无意的话语常常导致他情绪低落,心事重重,拉开他和小朋友的距离。回到家,为了看到心爱的动画片,不愿意做家庭作业或十分地马虎完成,一旦受到家长强制的阻拦,就用哭闹,甚至自伤来达到目的。潜意识里拒绝家长提出的学习要求,做作业时十分毛躁,用力过度而导致铅笔折断也是其中一种表现。这种负面情绪与行为不知不觉波及到他在学校生活和学习。
这是一个需要关注、鼓励和耐性的孩子。病因找到了,就好对症下药了。和家长达成了统一的意见:家长在家降低学习要求,既要坚持基本原则,又要尊重孩子的爱好。少用粗暴的强制方式,正面激励为主。为了缓和母子之间因学习而导致的紧张关系,要求父亲多关注孩子的学习,多和孩子交流,让孩子多感受理性的父爱。改变居住环境,让孩子多和小区的小朋友玩耍,学习大方地与人交往。而我在学校带领同学们主动接近他,老师和同学都成为他的好朋友;在课堂上,谈话课上有意识地让他唱主角,放大他的优点,帮助他找到自信;每天关注他写字的情况,只要有一支铅笔没有折短,就真心实意地表扬他,诱发他学习的热情。三个星期过去了,孩子开始自己去找小伙伴开心地玩耍,下课喜欢粘在老师身边聊天,还得意地告诉我:“我的铅笔再也不会折断了。”作为他的班主任,我开心极了,也明白了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事实上,当学生对你说悄悄话的时候,你的教育就真的成功了。”(摘自《素质教育纲要学习》
孩子的心是水晶般晶莹纯洁的,老师在孩子的心中播种下爱的种子,孩子们会在你面前展现出一片葱绿。他们会主动打扫同学不小心倒撒在地上的早餐,扶起摔跤的小伙伴,送生病的小朋友去校医室,代替请假的同学值日,给渴望带路队的有进步同学机会带队……
二、挥洒智慧,耕耘育人园地。
班主任工作十分繁琐,费时间耗精力。若毫无方向,没有侧重点,一味的埋头苦干,常常会事倍功半。只有目标明确,全盘安排,巧花心思,讲求效率,才能化苦差事为轻松事,享受到班主任工作的乐趣。我是这样尝试着更好地运用智慧管理班级:
1、目标计划+实施落实+反馈调整+总结提高=高效
针对一年级第二学期学生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首先明确本期班级管理的主要目标:培养学生的责任心、集体荣誉感,安全教育和继续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其次,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以《班主任工作手册》为载体,以周为单位,将目标化整为零,变成周工作要点。在周工作过程中有的放矢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争当快乐小雷锋;孝顺父母,学会感恩;变废为宝,奉献爱心;我们爱科学;“小手拉大手,我与家人共答题”(交通安全教育)快快乐乐庆“六一”;我为集体添光彩……以及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每周及时反馈总结周工作的效果,并以此为依据拟订下周工作的要点。这样,就能尽量避免工作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减少无效劳动的时间,力争提高工作的成效。
2、岗位责任制,严而有恒的常规管理。
良好的常规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一个学生调皮捣蛋、不合常规的举动往往会使一堂好课留下遗憾,使整个集体活动宣告失败,甚至使全班努力争取的荣誉付诸东流,直接影响到班集体的利益。因此,我制定详细的《班务工作一览表》,明确每个班干部的职责,推行班干部责任制,值日班长轮岗制。挖掘好苗子培养得力班干部,充分发挥班干部的自身优势,协助老师管理班级。同时制定分工细致、职责明确的《值日表》实行班级卫生岗位制,确保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班级的常规管理工作努力做到严而有恒。常规训练的内容包括《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的常规、课堂常规、集会和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路队常规等等诸多方面。执行过程中做到善始善终,严肃认真地处理一切违犯纪律的人和事,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严而有理,严而有格;严中有爱,严中有情,使学生能够理解老师的严,接受老师的严格管理。使每个学生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力,形成习惯,保证整个班集体随时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
3、巧用表扬,激励学生进步。
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表扬、鼓励是对学生思想行为的肯定性的评价,能使学生认清自己的优点,产生愉快的感情体验,增强进一步发展优点的信心与愿望。特别是对那些困难生,当他们有进步要求并在行动中有所表现时,班主任的表扬、鼓励是促使学生向好的方向转化的催化剂。这样,个别教育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本学期我针对一年级孩子好表扬的心理特点,创设了谈话课表扬环节——表扬每天常规方面表现出色或进步大的部分孩子,在他们的小额头贴上“奖杯”或“红旗”。表扬内容如下:学习委员表扬早读自觉认真的学生;老师表扬上课遵守纪律,积极发言的学生;值日班长表扬课间遵守纪律文明活动和认真做眼保健操的学生;纪律班长表扬课前静息得好的学生;两操班长表扬广播操做得快静齐的同学;卫生班长表扬仪表、卫生、摆桌椅表现好的学生。因为有了这个制度,学生人人争取进步,学会自我约束,自我检查,盼望在谈话课得到表扬,领到精神上的奖励回家报喜。这一制度的实施,对学生中出现的好现象及时发现、提倡,特别对一些困难生身上的优点,哪怕很微小的闪光点,都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使他们感到自己与优秀生一样能够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从而增强他们的上进心、自信心及自尊心。
4、坦诚相待,家校达成共识。
班主任只凭自己的威信和力量是不可能取得教育成功的,学生教育离不开家长的配合。我重视与家长的沟通,坦诚相待,通过约见、电访、信访、短信交谈、放学后的短暂交谈、特约家访等形式同家长交换意见六十多次,使学校和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有一致的要求和态度。早在寒假我就精心设计出学生的“我的小档案”,写好了给家长的一封公开信,打印出语文学科的作业类型和要求,开学第一周就开始了28位学生家访工作,一看二听三送四谈:了解学生的家庭基本情况和个性特征、爱好特长;将准备好的资料逐一送到学生家中,讲述新学期的要求;加强家校联系沟通。家访让我和家长之间的距离更近,奠定了家校合作的坚实基础。
家长会是家长了解学校教育的微型窗口,是师生展示教风学风、班容班貌的广阔舞台,是家校教育思想、教育经验交流的平台,是赢得家长支持与配合的最有效途径。所以我重视家长会!巧开家长会! 本学期我分别于第三周和第十九周召开了“与孩子共同成长”,“为了孩子,你我共同努力”的主题家长会,帮助家长共同对待孩子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同家长达成共识,充分调动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的积极性,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每次家长会后,好长时间大脑中总会浮现着孩子们父母充满希望的眼神和表情,家长的认可就是一股强大的动力,始终在鼓励着我。
因为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存在不善于与人和谐相处的现状,我充分发挥家长理事会的作用,协助家长理事会开展一些有益的家庭活动,例如:三月的白莲洞朗诵会,四月的金台寺爬山寻宝,五月的石景山登高猜谜等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习人际交往,增进了友谊,锻炼了身体和毅力,接触了大自然,增长了见识。看见孩子们一张张充满着朝气,洋溢着课堂上所看不到的纯真的笑脸,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驻足回望,我在咀嚼自己“胸中爱心”“脑中智慧”的同时,也思索着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在未来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应变“急躁”为“轻缓”,化“狂风暴雨式的强制管理”为“春风化雨式的润物无声”。最后,我郑重地对告诉自己——
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则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
——一位优秀班主任的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