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

春节范文

  • 卫生院迎新春团拜会致辞
  • 中国春节的习俗风俗大全
  • 市新年茶话会上的致辞
  • 春节联欢会主持词
  • 春节致辞
  • 小学六年级作文:家乡的春节
  • 五邑侨乡春节习俗
  • 大学生2011新年致辞
  • 酒店、餐馆春联
  • 企业春节团拜会致辞
  • 孔府年节
  • 通用新春联(15)
  • 团拜会主持词
  • 新春联
  • 2011新春祝福短信大全
  • 拜年短信
  • 2017鸡年拜年祝福语汇总
  • 拜年三句半
  • 最新2017鸡年拜年贺词
  • 春节拜年三句半
  • 2016金猴拜年吉祥语

拜年(1200字)

复制范本 免费下载 打印范文
【EEGU范文】

拜年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我国拜年的习俗行之已久。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在,有些机关、团休、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拜年
>> 查看更多相关范本

免费下载模板

  • 拜年范文.doc

2025 范文大全 eegu.com